近期,攀鋼研究院聯合新鋼業、西昌鋼釩,成功攻克厚度0.8~2.0毫米TA2鈦彈性卷帶的量產技術難題。該產品將主要應用于電鍍行業及生活掛具等領域,為攀鋼延伸鈦產業鏈、提升市場競爭力注入新動力。
鈦彈性卷帶作為高附加值鈦材產品,具有生產流程短、成本低、效益高的顯著優勢。然而,因鈦材本身彈性模量較低,軋制過程回彈大,疊加冷作硬化后屈服強度高,導致板形矯直工藝控制難度大。為此,研究院系統開展了“化學成分—應變硬化—強塑性”對應關系機理研究,聯合生產基地開展彈性卷原料配比、熱軋坯料預制、冷軋硬化調控和矯直消應力技術等環節技術攻關,最終打通工藝瓶頸,實現產品批量穩定生產。
下一步,攀鋼研究院將聯合生產基地推進2.5~4.0毫米超厚規格彈性卷的工業化制備研究,進一步拓展鈦帶卷產品種類,為推動攀鋼鈦產業向高端邁進、構建全鏈條發展新格局提供堅實支撐。